关于尽快启用市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基地的建议
发布时间:2022-03-15 信息来源: 责任编辑: 浏览数:0

新冠疫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,及时开展核酸检测是落实“四早”要求的关键措施,也是做好常态化精准防控的基础和前提。

经调研我市卫生主管部门和核酸检测相关机构,目前我市日均核酸检测需求量约1万份,由依托我市医疗机构建立的19家单体核酸检测实验室负责检测。由于我市缺乏大规模检测机构(我市最大的单体实验室市第一人民医院日最大检测量为3600份),鉴于成本因素(市级医疗机构核酸检测成本约50元/份,省级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成本约45元/份),各医疗机构除对密接、次密接、急诊人群做到及时检测,其余咽拭子标本均按招标协议送至省级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。如我市妇幼保健院因无检测实验室,每日将200余份咽拭子标本送至合肥艾迪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检测;市第一人民医院每日核酸需求检测量500-600份,该院日常自检约200余份,其余送至合肥千麦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检测。在本市检测的4-6小时就可出检测结果,而送至合肥的需12小时以后才可出结果,确诊时间的增长,极大增加了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和隐患。目前,我市已建成设在市传染病医院的市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基地,该基地拥有21台检测设备,日检测能力达18000份,因专业检测人员未配备到位,至今尚未投入使用。

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新冠疫情防控水平,加强核酸检测能力,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尽快将专业检测人员配备到位,确保基地尽早投入使用;基地使用后,由政府主管部门统筹协调,将全市除密接、次密接、急诊人群外的咽拭子标本(约8000份/日)均送至基地检测,既可达到与省级检测机构相同的检测成本,又可缩短检测时间,提高我市疫情防控能力水平。同时,将相关检测结果及时纳入我市核酸检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,推动全面、精准、动态掌握检测机构和采样、检测人员信息,实现高效精准调动管理。

(有关情况已与市卫健委和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实)